雙11購物嘉年華, 創造節慶成為電商新趨勢,十年前興起於中國校園的流行用語-光棍節,任誰也想不到會在往後的幾年會引起全民購物熱潮,為電商業者創造無限的網購商機。然而一個能帶來可觀收益的購物節,背後有哪些成功的經營關鍵呢?
阿里巴巴造節行銷 雙11無中生有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紛紛選在每年11月11日祭出促銷優惠活動,打著「單身族群也以購物方式寵愛自己」的口號,讓消費者紛紛改變購物習慣,期待每年這一天能隨心所欲地網購,更有「撿到便宜」的感覺。
雖然十一月並非傳統購物旺季,線上消費較為低迷,但並不表示消費者無潛在的需求,因為和其他節慶的促銷檔期錯開,對阿里巴巴而言,反而是獨樹一幟的機會。阿里巴巴反其道而行,自創消費需求,結合流傳多年的光棍節噱頭,誘發單身客群的購物慾望,更在話題引爆後打動更多非目標客群的心。
購物節延燒效應 再推雙12購物節
繼1111購物節的成功案例後,淘寶決定依樣畫葫蘆,於2011年再推標榜線下實體商店的雙12購物節,希望能刺激十二月份的業績。然而除了第一年銷售額還不錯,往後的雙12表現都不如預期,甚至逐漸往線下操作。
如同前段所提及的,1111購物節興起的成功關鍵便是和大型促銷檔期錯開,而面臨十二月的歲末換季與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跨年假期,許多實體店家業者也早已摩拳擦掌備戰,購物節選在這時候,話題性難以比擬雙11,硬碰硬的結果也不是長久之計。
網購的普及化,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讓「造節」有了更多可能性。然而電商造節策略若想歷久不衰,除了打價格戰,嘗試針對不同客群做精準行銷也許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電商業者能掌握既有的優勢透過後台數據的資訊去分析顧客的消費行為,在不同月份推出不同品類的行銷策略,增加消費新鮮感。